“哦呀(藏族俚語)!國家對我們農牧民的補貼多了,可是銀行太遠,總是要早早起床趕到縣里取款,F在好了,不用出村在農行金融服務站就可以拿到補貼,真是方便又省心!” 在四川甘孜干補村的一家小賣部,藏族小伙多吉剛通過農行的助農取款設備,刷卡領取了一家人的草補資金。
“存款取款都方便,農行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實惠!绷硪晃粍側〉疆斣虏菅a資金的群眾激動地說。
農行設置的這個金融服務站,就開在村民四郎彭措的小賣部內!敖鹑诜⻊照緷M足了藏民們日常轉賬、小額取現、查詢等基礎金融需求。農行對POS機具的維護也很及時,除了通過電話、微信排除故障外,還經常下到村里,親自指導,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碧崞疬@個金融服務站,四郎彭措贊不絕口。
“在我們鎮(zhèn),金融服務從無到有。農行不計成本,無償投入智能設備,派人派車提供服務。一個助農取款點從勘察選點、布點、培訓到維護、巡檢,農行工作人員至少得下鄉(xiāng)4次,有的鄉(xiāng)往返車程超過1000公里!备首慰h查龍鎮(zhèn)干部扎西說。奔波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農行工作人員要與大雪極寒天氣、地質災害、包囊蟲病等風險抗爭,同時還要過缺氧關、藏區(qū)語言關。
雅礱江上游石渠、甘孜、色達、德格四縣交界地區(qū)的24個鄉(xiāng)鎮(zhèn)174個行政村曾是甘孜州單列出的掛牌督戰(zhàn)深貧區(qū)。這些地區(qū)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溝深、地廣人稀、高寒缺氧,曾是川西藏區(qū)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艱苦、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qū),素有“生命禁區(qū)”之稱。長期以來,這些偏遠地區(qū)沒有設置金融機構網點,以甘孜縣查龍鎮(zhèn)為例,當地農牧群眾必須驅車2個小時才能到縣城辦理金融業(yè)務,金融服務不暢給百姓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針對上述問題,農行四川分行結合各行政村通電通網的實際,量身開出普惠服務“良方”——在各行政村布放174個助農取款服務點,借助互聯網移動通信,安裝“功能齊全、本領高強”的智能POS機,支持全卡種刷卡、手機快捷支付,全面滿足百姓足不出村辦理收付款、助農取款、轉賬、繳費等基本金融業(yè)務。
2019年開春以來,為盡快讓普惠金融服務全覆蓋雅礱江上游“生命禁區(qū)”行政村,農行四川分行啟動了“金融架橋”工程,制定四縣交界處助農取款點協(xié)同推動方案,列出日程表,歷時4個月行程逾10萬里,完成了174個助農取款點布放工作,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架起了金融服務雅礱江上游百姓“最后一公里”的“橋梁”,填補了這一區(qū)域金融到村服務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