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傳承紅色文化 成都青羊率先行動
2021年03月20日 14:3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分享到:
黨史教育活動現場合影。賀雪東 攝
黨史教育活動現場合影。賀雪東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0日電 (吳平華 朱雅璇)近日,成都青羊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機關以及下屬事業(yè)單位14人赴彝海結盟紅色教育基地、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等地開拓青羊區(qū)退役軍人教育基地并開展黨史教育。

  四川是紅軍三大主力都經過的省份,是革命戰(zhàn)略重心由南向北轉移最關鍵的地區(qū),是紅軍長征提供人力和物力最多的省區(qū),在紅軍長征中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和作用。

  此次活動中,黨員們沿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先后參觀了彝海結盟紅色教育基地、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等紅色文化場館。每到一處,都詳細了解革命先輩們救亡圖存、英勇無畏的革命斗爭歷史。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時刻提醒我們既要遠眺前行的路,更不能忘了為什么出發(fā)。

  同時,該局也與彝海結盟紅色教育基地、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三地合作成立了退役軍人教育基地,也標志著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工作踏上了新起點、開辟了嶄新陣地。此次合作共建,既是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愛國主義精神的有益嘗試,更是雙方開展深度合作的嶄新契機,必將進一步品味真理的味道、匯集信仰的力量、傳播先進的思想、堅定發(fā)展的方向。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退役軍人事務局作為主管部門,傳承紅色基因更是責無旁貸,通過汲取紅色精神,賦能雙擁工作,助力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發(fā)展。要以此次退役軍人教育基地的建立為契機,切實發(fā)揮紅色文化教育平臺作用,精心打造富有青羊區(qū)特色的紅色教育和雙擁宣傳品牌。

  他表示,青羊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將以更加自覺的態(tài)度、更加嚴格的標準、更加務實的作風,充分發(fā)揮退役軍人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激勵退役軍人更好地投身社會發(fā)展大局。用心用情教育引導駐區(qū)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及家屬,使教育做到感動一人、溫暖一家、帶動一片,共同當好革命傳統(tǒng)的接力者、紅色基因的傳承人,走好新時代長征之路。(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