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11月16日電 一部體現(xiàn)“艱苦創(chuàng)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大三線精神的長篇小說《弄弄坪》近日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弄弄坪》以“攀二代”的視角,圍繞從荒山弄弄坪開始的攀枝花鋼鐵工業(yè)基地建設和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這一破世界冶金史紀錄的創(chuàng)舉,分成兩大“戰(zhàn)場”,生動地描寫了人們在那個火熱年代的理想與信念、事業(yè)與情感、痛苦與歡樂,從中折射出英雄城市攀枝花所走過的不平凡之路。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是中國建設史和世界冶煉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更是中國人民壯志豪情的真實寫照。
攀枝花是依靠科技起家的,這顆科技的種子,是試驗組當年種下的,“呆礦”化作了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造福的利器,演繹出一曲曲壯麗凱歌。《弄弄坪》用講故事的方式,生動而詳細地揭露了用普通高爐冶煉釩鈦磁鐵礦試驗的全部過程,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中國科技工作者攻克了世界冶金史難題,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能解決其他國家解決不了的問題。這不僅是一本文學書,也是一本充滿了科學知識和民族自豪感的科普書。
因此,《弄弄坪》不僅是一張詳細的高爐冶煉解說圖,更是一部壯麗的三線建設史詩,為我們錄制了一個時代的重大側影和“三線”人的生活和心路歷程,那些隨風而逝的人物和事件,在作品中又有了燦然的生命力。
長篇小說《弄弄坪》的作者,是在攀枝花生活了40多年的媒體人周瓊。2019年,攀枝花成立“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事跡搶救性挖掘尋訪組,周瓊跟隨尋訪組到全國10個城市,歷時4個多月采訪了60多位當年參與攀鋼建設和釩鈦磁鐵高爐冶煉的老人,記錄了“108將”攻克世界冶金史難題的真實過程!杜骸穭(chuàng)作的根基是火熱的三線建設和大量詳實的采訪資料,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將宏大敘事與細節(jié)描寫巧妙地結合,以親歷者和觀察者的獨特視角、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細膩真摯的語言直抵讀者的內(nèi)心。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痹诟郀t冶煉試驗中,108位科技工作者把重任扛在肩上,以““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科學精神,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不懈努力,取得了試驗成功。
為了保密,“攀枝花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試驗”這段往事塵封了半個多世紀,解封之時,當年正值青春年華的建設者們,已是白發(fā)蒼蒼,甚至有的人已經(jīng)離開這個世界。周瓊急切地想把作品寫出來,迫切地渴望早日出版,讓試驗組的老人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往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