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雅安雨城:掀起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新熱潮
2022年05月17日 16:0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7日電 (劉剛 李雅蓉)今年以來,雅安市雨城區(qū)以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集中整治為契機,把“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當成切入點,打出“加減乘除”組合拳,全面落實“百日攻堅”行動各項任務,在全區(qū)范圍內掀起了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新熱潮。

環(huán)境整治現場(雨城融媒 供圖)
環(huán)境整治現場(雨城融媒 供圖)

  “加”大排查力度,補齊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五清理、五整治、五提升”的11個專項方案,緊盯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空中蜘蛛網”、河道溝渠清理不到位、重要交通道路沿線和重點區(qū)域保潔力度不夠等問題,開展“拉網式、全方位”摸底排查,對排查發(fā)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主體、限時整改、對賬銷號,確保排查整改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全區(qū)13個鎮(zhèn)(街)梳理排查問題114個,已整改到位114個。

環(huán)境整治現場(雨城融媒 供圖)
環(huán)境整治現場(雨城融媒 供圖)

  “減”少垃圾堆積,提升鄉(xiāng)村顏值。針對前期排查出的問題,采取“先易后難”“先點后面”的步驟,逐個盯緊,銷號落實。對農房周邊、公路兩側、村內巷道等各類堆積物、廢舊雜物、破舊網布圍護、農業(yè)生產廢棄物及河道、溝渠、池塘等各類水體中障礙物、漂浮物和岸邊生產堆積的各類垃圾進行集中清理;以公路沿線、鄉(xiāng)村道沿線為重點,加強道路路面等周邊的清掃保潔力度。對道路標識線等進行翻新改造升級,對道路綠化帶進行管護,規(guī)范沿線占道行為。對長期無人居住或失去使用功能的閑置破舊房屋、殘垣斷壁、老式坑廁等影響村容村貌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各類建筑物,依法進行拆除。

  “乘”勢動員群眾,發(fā)揮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農村黨員、村組干部和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分別在農村黨員和農民群眾中開展“靚化家園我?guī)ь^”和“清潔我家我先行”活動,形成了“干部帶頭干、群眾自愿干、干群一起干”的良好氛圍,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提升宣傳,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利用村村響廣播、張貼標語、傳單、短視頻等載體,開展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輿論宣傳,引導群眾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行為方式,提升大家對于農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行動的主體意識,形成“人人講衛(wèi)生、戶戶講整潔”的濃厚氛圍。

  “除”去痛點難點,推動整治成效。聚焦當前影響農村人居環(huán)境的難點堵點問題,突出綜合施策、多向發(fā)力。針對垃圾清運難問題,制定《雨城區(qū)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實施方案》,依托村級公共服務經費配齊農村保潔員,通過新建垃圾壓縮中轉站,新增小型垃圾轉運車輛、分類亭、垃圾分類桶等方式,全面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鎮(zhèn)轉運、區(qū)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集中采購垃圾車116輛、分類垃圾桶1965套,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率達100%。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戶改廁問題,堅持實事求是,因村制宜,緊盯年初目標任務,實施整村推進,嚴把施工和質量關,加快農村衛(wèi)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