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2022川渝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在成都市武侯區(qū)舉行
2022年07月17日 12:5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7日電 近日,由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民建四川省委指導,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中國行為法學會訴源治理研究基地主辦,成都市武侯區(qū)人民法院承辦的“2022川渝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在成都武侯舉行。本次研討會既是進一步落實黨中央關于知識產權保護重要戰(zhàn)略部署的有力舉措,也是深入推進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共建“知識產權雙城保護圈”的有益探索。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必新,民建四川省委主委、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四川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楠,成都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郭彥,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楊早林,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朱崇坤,以及四川高院、重慶高院、民建四川省委、省知識產權中心、中國行為法學會訴源治理研究基地、成都中院、高新法院、武侯法院、青羊法院、溫江法院等單位的其他領導和同志們出席本次會議。四川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四川省社科院的專家學者和行業(yè)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江必新對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要結合《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要求,總結四川知識產權保護經驗。一是精準化,要通過保護對象的類型化,機構、人員、技術的專業(yè)化,審查、裁判的客觀化,實現(xiàn)知識產權保護的精準化。二是體系化,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知識產權法治保護體系,關注立法、政策、規(guī)則、標準的一致性,注重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的協(xié)調性。三是效能化,宏觀上要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服務,為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服務;中觀上要鼓勵知識產權的流轉和運用;微觀上要解決知識產權爭議舉證難、周期長、賠償?shù)、標準異、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四是一體化,要抓住知識產權保護中仲裁、調解、行業(yè)自律、誠信建設等關鍵節(jié)點,對知識產業(yè)進行全方位、全領域、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保護;要高質量推動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知識產權保護。五是智慧化,要創(chuàng)新保護體制、方法和措施;充分利用好科學技術手段,挖掘智能保護措施的應用潛力;正確處理知識產權保護中所涉及的政府與市場、國內與國際、數(shù)量與質量、合目的性與合法性、公權力保護與自我保護、保護與運用等重大關系。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活動現(xiàn)場。武侯區(qū)融媒體中心 供圖

  會議聚焦“不正當競爭與懲罰性賠償?shù)倪m用”主題,由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朱崇坤,重慶高院民三庭庭長喻志強,四川高院民三庭庭長楊麗,成都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詠梅主持。四川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左衛(wèi)民,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王艷芳,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鄧宏光,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陶乾等專家學者,成都中院、重慶一中院、武侯法院法官代表王敏、羅瑞雪等,以及行業(yè)代表圍繞“平臺事前屏蔽措施及懲罰性賠償責任”“網絡爬蟲爬取數(shù)據(jù)違法性問題”“不正當競爭理論與實務”等熱點問題發(fā)表主旨演講。與會人員就上述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和思想碰撞,形成了具有研究價值的成果。

  武侯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靜進行了總結。

  本次研討會借川渝聚智賦能之東風,匯八方賢達之群智,為推動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fā)展注入知識產權保護新動能。下一步,川渝兩地法院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齊眾心,共建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集眾智,共奏“知識產權雙城保護圈”“大樂章”;聚眾力,共筑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保護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