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筠連縣杜云:鄉(xiāng)村振興道路上的“摩托書記”
2022年09月21日 20:5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1日電(吳平華 韓世華 張必柱)“杜書記,你怎么那么早哦?”“其實你不來都可以,大家都很配合,你放心,我們絕對不會拖后腿。”“大家都在這里,我怎么能不來呢?感謝大家的配合!”“哎,王三哥,你嫑跟大嫂靠得太近了,排隊的時候要保持一米線哦!”.....群眾在笑聲中自覺將距離拉開到一米以上。9月15日早晨6點,剛和同事們完成單位包保點位核酸采集工作的杜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新陽村核酸采集點,F場發(fā)生的這一幕是杜云開展農村工作的一個縮影,他好像總是可以找到很好的方式,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烈火融冰將自己化進民心

  時光往回倒幾個月,七月的驕陽正炙烤著川南大地,40多度的高溫下,一輛銀黑相間的摩托車打破了新陽村的寧靜,這個騎車的青年就是來自筠連縣委宣傳部的杜云,今年35歲的他在組織需要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毅然選擇到離縣城最遠的新陽村擔任第一書記。

杜云凌晨3點冒雨出發(fā)前往村上。韓世華 攝
杜云凌晨3點冒雨出發(fā)前往村上。韓世華 攝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fā)言權。剛一到任,杜云就將自己扎進了村里,白天走村入戶,夜晚整理文件資料,僅用兩周時間就把村里情況掌握了個七七八八,并在工作例會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耙唤M的兩家監(jiān)測戶,需要特別關注,都是老人在家?guī)Ш⒆樱芏鄷r候照顧不全,我們需要完善一下方案,特別未成年人保護和電信詐騙,必須要列入常態(tài)化才行;二組兩個特殊人群的幫扶也需要優(yōu)化,黃家和陳家的糾紛問題,我們要加緊協(xié)調,道路修建受益的是全體群眾……”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杜云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他常說:“駐村工作就是要讓自己真正扎根在村里,只有將村民群眾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我們還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真正了解村民群眾需要什么?”

  能夠快速與村民群眾打成一片,讓群眾信任、支持、配合,正是因為他真正將自己當作新陽村的一員!岸旁仆救涡玛柎宓谝粫涬m然只有幾個月時間,但是他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角色,深入走訪農戶了解村情民意,并且能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工作特長開展工作,給村民群眾相處得非常融洽!眻F林苗族鄉(xiāng)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政法委員周艷對杜云的評價很高,她認為杜云同志工作積極主動,辦法點子多,善于思考和提前謀劃,切實將宣傳人工作效率高的優(yōu)勢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彈射起步讓病毒望塵莫及

  面對來勢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杜云成了村里最忙碌的人,入戶開展人員摸排、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知識、參與組織全民核酸檢測,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他的身影。

  “杜書記、謝謝你們啊!這樣天天跑,你們太辛苦了,我們這段路很難走,你騎車一定要注意安全哈。”為了確保核酸全民檢測不漏一人,杜云每天都騎車載著醫(yī)務人員,上門為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服務,來回近10公里的山村道路,其中還有尚未硬化的組道,更是讓醫(yī)務人員膽顫心驚。

 杜云送醫(yī)務人員上門采樣。韓世華 攝
杜云送醫(yī)務人員上門采樣。韓世華 攝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靜態(tài)管控下的服務更加考驗干部承受力。筠連縣麗都苑小區(qū),是筠連縣委宣傳部責任包保服務小區(qū),因需要參加會議被滯留在縣城的杜云,看著單位同事們奮戰(zhàn)的身影,主動向部領導申請加入包保小區(qū)志愿服務行動。

  “鳳姐,你來了我就回家了哈,確實有點想睡覺了,所有要注意的事項和特殊人群都在這個表上。”連續(xù)三天的深夜值班,讓自稱國防身體的杜云也感覺到了一絲疲憊。

  深夜值班最考驗的是意志力,而全民核酸檢測需要考驗組織協(xié)調力。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命令到來,剛從村上回到家的杜云,沒有絲毫猶豫就騎車趕到單位包保點,從9月14日晚上11點到15日3點,經過近4個小時的戰(zhàn)斗,終于和同事們將整個小區(qū)人員采樣完成,來不及停下前進的腳步,他便再一次騎車奔向所駐村的采樣點,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砥礪前行樹干事先鋒模范

  “我呼吁大家,特別是新參加工作的同志們,要多向杜云同志學習,他也是來到新崗位不久,但是工作上卻非常老,既新也老,新是指他的崗位,老是指他在工作上的帶動作用……”9月14日,團林苗族鄉(xiāng)干部職工會上,便民服務中心主任李偉作主題發(fā)言時,對杜云同志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呼吁年輕同志向其學習。

  正是杜云同志面對困難勇于擔當作為,能將自己挺在前;面對群眾甘于實心服務,能將身子俯下去;面對同事敢于虛心學習,能將面子收起來,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群眾的擁護、同事的信任、領導的認可。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困難哪有畏懼的理由?作為第一書記,哪有不真心為大家服務的借口?作為一名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哪有不向大家請教學習的道理?”談起自己的工作心得,杜云用三個反問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面對剛剛開始的駐村工作,杜云笑著說,“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我很高興,但是又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的向大家學習,共同商討研究村里的產業(yè)發(fā)展,同全村人民一起努力把新陽村發(fā)展好、建設好、守護好。”(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