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廣元利州69歲村醫(yī)安映奎堅守防疫一線
2022年10月10日 19:2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0日電 (母詩卉 郭桂花)“大家排好隊,口罩戴好,保持距離哈,記得先打開健康碼!”10月10日上午一大早,廣元市利州區(qū)大石鎮(zhèn)安家灣村核酸檢測點便排起了長隊,69歲的老村醫(yī)安映奎一邊認真為群眾采集核酸,一邊叮囑大家做好個人防護。

  掃碼,采樣本,收集裝盒……一直忙到中午12點,眼看還有大部分沒采完,安映奎來不及休息,又匆匆起身去給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有特殊困難的群眾核酸采樣,直到下午3點左右做完最后一名群眾的核酸采樣,他才開始坐下來吃午飯。而這是安映奎每次全員核酸檢測的工作節(jié)奏。

69歲村醫(yī)安映奎在防疫一線。 作者 母詩卉
69歲村醫(yī)安映奎在防疫一線。 作者 母詩卉

  10月5日,利州區(qū)因防疫需要,實行臨時性社會管控,安家灣村核酸采樣工作量徒增,1600余人的核酸采樣任務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而大石鎮(zhèn)醫(yī)院人手不夠,只抽得出一名醫(yī)生到村上采。正當村黨總支書王軍奎著急犯愁的時候,安映奎主動請戰(zhàn):“那就讓我上,我是醫(yī)生,也能幫得上忙!”沒等王軍奎反應過來,安映奎已規(guī)范穿上防護服忙活開來。維持秩序,掃碼測溫,核酸采樣,樣本轉運……他樣樣不落下。

  王軍奎說,安家灣村共設立了4個流動核酸采集點,安映奎負責兩個流動點位核酸采樣工作,每天達六七百人左右的采集量,這對上年紀了的安映奎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同行的醫(yī)生看到背已微駝的安映奎來回奔波,心疼地勸他:“安醫(yī)生,您上年紀了,明天不來了,我們多跑幾趟就行!卑灿晨鼌s笑道:“這里的山路,我都走了幾十年了,哪家在哪兒我都清楚,還是我來得快一些!”

  每天完成采集任務脫下濕透的防護服,安映奎發(fā)酸的手臂和雙腿得揉搓好一陣子,即使是這樣,他從沒喊過一句累,大家都知道,下一輪的核酸采樣現(xiàn)場,他依舊會在。(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