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成都溫江:創(chuàng)新信訪工作機制 讓信訪工作更有溫度
2022年10月25日 16:34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5日電(王爵)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25日,成都市溫江區(qū)信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成都市溫江區(qū)信訪局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溫馨、溫情、溫暖的“三溫”主題,著力突出“以心換心、以情化怨”,提供高質量信訪服務,有效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有力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

溫江區(qū)信訪局開放式接訪大廳。溫江區(qū)信訪局供圖
溫江區(qū)信訪局開放式接訪大廳。溫江區(qū)信訪局供圖

  撤銷窗口辦理隔墻,增設專門的接談室,配備舒適座椅、茶水設施……溫江區(qū)信訪局對接訪大廳進行溫馨化改造,拉近工作人員與來訪群眾的接談距離,無干擾專案調解效率大幅提高,來訪群眾倍感親切。接訪大廳,不僅提升了硬件設施,也嵌入了文化內涵,打造有溫度的信訪“窗口”。讓服務標語上墻,讓信訪文化環(huán)繞,印發(fā)信訪人權益保護知識宣傳單,安排專人對黨中央、國務院最新發(fā)布的《信訪工作條例》進行宣講,訪調秩序更加規(guī)范,這些舉措得到了省、市信訪局的充分肯定。

  前移信訪陣地。該局充分發(fā)揮基層群眾工作之家職能,在小區(qū)、院落設置群眾工作網點,通過各類社會組織、商家店鋪、環(huán)衛(wèi)工人、門崗、物業(yè)等“哨卡”感知,將信訪工作前移、陣地下沉、觸角延伸。今年以來代理信訪事項576件,征集意見建議679條,排查矛盾糾紛1605條,實現了村(社區(qū))信訪工作軟硬件全面升級。

  踐行人民至上。溫江區(qū)信訪局黨組成員堅守接訪一線,讓群眾時刻感受到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護,保證依法依規(guī)合理反映的問題不碰壁。

  信訪工作一頭連著黨和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如何用心用情做好信訪工作,堅持“人民信訪為人民”?溫江區(qū)信訪局探索實踐“關鍵三招”。

服務標語上墻。溫江區(qū)信訪局供圖
服務標語上墻。溫江區(qū)信訪局供圖

  增加溫度,把群眾當親人。溫江區(qū)信訪局以“不對來訪群眾情緒激動、不對來訪群眾消極回避、不對來訪群眾出言不遜”和“對來訪群眾始終熱情、足夠耐心、真誠相待”為準則,把群眾的走訪當作自家客人對待,把群眾的來信當作家書來讀,把群眾的合理訴求當作家事來辦。

  縮短距離,讓群眾少跑路。溫江區(qū)信訪局牢記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始終保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定力和耐心,鑄牢服務意識,從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抓起,不斷暢通信訪渠道,讓群眾少跑路,讓問題早解決。一方面增加“腳程”,變群眾上訪為信訪部門和責任單位組團下訪;另一方面縮短“心距”,以群眾角度換位思考,理解群眾的難處痛處,積極擔當作為。

  化解矛盾,勸群眾不糾結。為做好信訪化解工作、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溫江區(qū)信訪局主動作為,通過上門疏導、設置專線對接聯(lián)絡、節(jié)日問候、困難慰問等方式,曉之以關心關懷之情,動之以合情合法之理,以信訪干部的“辛勤”化解信訪群眾的“心結”。

  創(chuàng)新信訪工作機制。溫江區(qū)信訪局圍繞共擔共享創(chuàng)新信訪治理,完善信訪快速辦理、化解和督導三項機制,充分發(fā)揮鎮(zhèn)街信訪工作聯(lián)席會議作用,制定信訪問題“1215”辦理機制、新時代網上信訪工作實施意見、規(guī)范走訪信訪問題處置機制等多項規(guī)范性制度。

  打造多元便民服務。在陣地上,完善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一站式”服務功能,依托“信訪信息系統(tǒng)”和各級信訪接待、辦理場所、群眾工作之家實現線上、線下雙服務,保障只要有訴求,服務就到家。在形式上,強化“5+2”“白加黑”隨訪隨接,搭建面對面對話、微信群溝通、視頻接談、電話隨訪等常態(tài)化平臺,增添各類便民舉措。

  強化深度溝通幫扶。創(chuàng)業(yè)指導、法律援助、行政救濟……溫江區(qū)信訪局采取多種形式結合,多元化幫扶信訪群眾,通過溝通工作進展、現場答疑解惑、茶話談心、疏導對立情緒等方式,架起一座座“連心橋”。(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