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千年古城·萬家書香”全民閱讀活動在閬中舉行
2023年04月22日 20:1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2日電(王爵 張曉東)“我們每次到閬中古城旅游,最喜歡的就是住在古城院落里,一邊品茗一邊讀書,享受這寧靜的古城時光!”4月21日,在閬中古城李家大院書屋里,來自陜西西安的游客趙先生說。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春天里一場大雨如約而至,古城古院里傳出了郎朗書聲,“千年古城萬家書香”全民閱讀活動在四川閬中城鄉(xiāng)舉行,本次活動主題是“學習新思想閱讀進萬家”,來自該市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干部職工、中小學生、閱讀愛好者分別書院、書吧和閱讀空間參加閱讀分享活動,沉浸式體驗閬中古城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從李家大院、杜家客棧,到本源堂中國眾籌圖書館、花間堂閬苑書院;再到天宮鎮(zhèn)五龍景區(qū)書院、各鄉(xiāng)鎮(zhèn)城鄉(xiāng)農家書屋。一杯茶,一本書,將時光沉淀于字里行間,與智者進行心靈對話……城北小學的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在花間堂閬苑書院讀書;閬中市委黨校將青馬班的培訓課拉到道臺衙門里,在這個德政文化教育基地讀書評書;在狀元府第里,多名閱讀愛好者身著漢服,琴聲陣陣、書聲朗朗……

  閬中天宮鎮(zhèn),農民讀書班的學員更是高人一籌,他們在民宿院落里開展閱讀活動,健康養(yǎng)生、農業(yè)科技、旅游服務等書籍成為他們的最愛。村民們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讓村民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而且對于現(xiàn)代農技的掌握也很有必要。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儀疏!痹陂佒惺兴家梨(zhèn)楊家河村童齡書院里,鄉(xiāng)賢代表、86歲的楊興普老先生正帶領村里的孩子們一起吟誦古文,給村民講述當年奮發(fā)讀書,走出大山建設家鄉(xiāng)的心路歷程。這個鄉(xiāng)村書院藏書1萬多冊,設立有村史展覽室、會議室和閱讀室、書法室,很多走出去的鄉(xiāng)賢還把珍藏的圖書和書畫捐贈給童齡書院,這里成為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的加油站,也成為他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閬中市洪山鎮(zhèn)朱鎮(zhèn)鄉(xiāng)中心學校,來自閬中市圖書館的文化志愿者開展送文化進校園活動,文化志愿者給孩子們送來了他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圖書館的叔叔阿姨還給孩子們帶來了活字印刷雕刻模板和古籍保護修補工具,給孩子們講授古籍保護和活版印刷的原理,讓孩子們大開眼界,更加愛惜書本。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讀書現(xiàn)場。張曉東 攝

  近年來,閬中市“千年古城·萬家書香”全民閱讀項目依托國家5A級風景區(qū)—閬中古城實施的文旅融合品牌項目,以古城為核心區(qū),深入挖掘古街古院特色亮點,以古院落、民宿、商業(yè)街區(qū)等場景為重點,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方式,實施“圖書+民宿”“圖書+院落”“圖書+景點”等文化惠民工程,按照“串點成線、點線呼應”的思路,在閬中城鄉(xiāng)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客棧、民居、古院落等累計打造各類書院、書吧、書香街道、書香景點等新型公共閱讀空間100余個(藏書30萬余冊)、農家(社區(qū))書屋320個,城鄉(xiāng)藏書量達100萬冊。每年針對游客、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等不同群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達50余次,受益市民、游客達100萬人次。(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