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開學第一課:宜賓“四史”人物故事激勵中小學生愛國情報國志
2023年09月01日 16:5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日電(吳平華 王春艷 陳倩)1日上午,由宜賓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指導,宜賓市委宣傳部、宜賓市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宜賓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宜賓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的傳承紅色基因強國復興有我——2023年宜賓故事會中小學生“我心中的四史人物”專場在四川省長寧縣梅硐紅軍小學正式開講。據悉,該活動是宜賓市“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內容之一,也是今年秋季宜賓市中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

 傳承紅色基因 強國復興有我——2023年宜賓故事會中小學生“我心中的四史人物”專場活動現場。王春艷 攝
傳承紅色基因 強國復興有我——2023年宜賓故事會中小學生“我心中的四史人物”專場活動現場。王春艷 攝

  長寧縣是有著光榮革命歷史的老區(qū)縣,早在1927年就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曾任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川滇黔邊區(qū)特委書記、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區(qū)游擊縱隊政委等重要職務的余澤鴻烈士就出生在長寧縣梅硐鎮(zhèn)。2022年,原長寧縣梅硐鎮(zhèn)中心小學校成功申報為長寧梅硐紅軍小學。

  此次故事會分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三個組別舉行。故事會上,來自全市各中小學校的35名學生,將宜賓涌現的一個個“四史”杰出人物的感人事跡娓娓道來,令在場觀眾為之深深動容,也為通過網絡直播同步收看的全市中小學生們上了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活動現場。王春艷 攝
活動現場。王春艷 攝

  用生命譜寫人間大愛的革命先烈余澤鴻,一封絕筆鑒初心的抗日英雄李碩勛,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中豪杰趙一曼,永不褪色的“活雷鋒”陳國輔,還有帶領鄉(xiāng)親苦干巧干,讓石頭開出致富花的時代楷模王家元.....這些出自宜賓的“四史”人物故事,既可歌可泣,又令人敬佩,現場學生們多次熱烈鼓掌。

  “今天的開學第一課很特別,也很有意義。原來宜賓有這么多優(yōu)秀人物,我要好好學習,像他們一樣不畏困難,甘于奉獻,長大了報效祖國!惫适聲F場,身著小紅軍服的梅硐紅軍小學六年級學生敖靚說。

  “我講述的是關于長寧籍烈士余文涵的故事,是他讓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英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的革命精神需要我們新一代青年去學習和傳承!遍L寧縣培風中學初三學生黃硯茨是此次的講述學生之一,她告訴記者,為把最佳狀態(tài)呈現給大家,她從6月便開始搜集資料、準備講稿并反復練習。今后,她將繼續(xù)講好宜賓故事、傳遞宜賓聲音,把愛國情、報國志落到實處,爭當一名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好青年。

  “舉辦本場故事會,旨在讓全市中小學生感受宜賓四史人物‘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情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的堅定毅力和‘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必勝決心,進一步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文化,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社會改革創(chuàng)新,宜賓發(fā)展,把愛國情、報國志牢記于心,以英雄模范人物為榜樣,不斷厚植家國情懷努力學習,為偉大中國夢實現積蓄知識力量!敝鬓k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