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四川5部音視頻作品入選2023年全國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
2024年01月17日 14:09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7日電(王爵)16日,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印發(fā)《關于公布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入選名單的通知》和《關于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網絡評選結果的通報》,四川5部音視頻作品入選。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喜馬拉雅聯(lián)合制作的50集音頻節(jié)目《舌尖上的四川》,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35集音頻節(jié)目《方志四川•熊貓篇》、45集音頻節(jié)目《川劇的前世今生》,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3集視頻節(jié)目《天府風流•成都方志故事》,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名單。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大英縣直機關工委、大英縣融媒體中心、大英縣黨史和地方志研究中心、大英縣象山初級中學聯(lián)合制作的視頻節(jié)目《大英象山的紅色記憶——音樂黨課》,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的35集音頻節(jié)目《方志四川•熊貓篇》,在“方志中國”微信平臺發(fā)起的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網絡評選中,進入音視頻類前20名。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入選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作品。四川省地方志辦供圖

  本次由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組織的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是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開展好全國地方志系統(tǒng)網絡宣傳,進一步提升網絡內容建設質量,促進新一輪網絡成果展示宣傳,增強全社會讀志用志意識,著力開創(chuàng)地方志信息傳播工作新局面而開展的,征集范圍是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全國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原創(chuàng)發(fā)布的網絡精品,其類型包括文字類、音視頻類和專題專欄類。經各地申報、資格審核、專家評審、網絡投票、復評確認、領導小組終審,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2023年地方志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入選作品55部。微信投票活動開展以來,各級地方志工作機構和廣大網民踴躍參與,總投票數90余萬。

  據介紹,近年來,四川省地方志系統(tǒng)始終堅持以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己任,因應時勢之變、緊跟時代腳步,做強宣傳陣地,拓寬宣傳渠道,在傳播載體和形式上轉變傳統(tǒng)平面?zhèn)鞑ツJ,推動史志文化可聽、可視傳播,制作了一系列活“色”“聲”香、畫面精美、內容豐富的音、視頻節(jié)目,深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走出了一條具有四川風格的史志文化宣傳新路子。下一步,全省地方志系統(tǒng)將積極探索新媒體、新平臺、新形式的網絡宣傳推廣方式,進一步提高史志文化影響力,在更高水平上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好四川聲音,展現好中華優(yōu)秀文化,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