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遂寧船山:創(chuàng)新舉措 全心守護學生心靈港灣
2024年03月25日 20:2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堯欣雨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5日電 (鄒立洋 蔣文)近日,遂寧市船山區(qū)教育和體育局召開2024年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題會,安排部署新學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全區(qū)各校(園)要精準摸排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做好開學前后心理疏導,全力保障學生順利入學。此次活動也順利開啟了全區(qū)教體系統(tǒng)2024年春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序幕。

  統(tǒng)籌推進,下活心理健康教育“一盤棋”

  近年來,船山區(qū)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等文件要求,積極統(tǒng)籌“家校社”和部門力量,多措并舉,持續(xù)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為師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先后召開全區(qū)心理健康教育部署會、推進會等11次,制發(fā)《全區(qū)教體系統(tǒng)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全區(qū)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督導方案》等文件5個,落實學校心理咨詢熱線46個,制發(fā)剛性要求16項、工作措施33條。制發(fā)心理健康教育?缎恼Z心愿》8期。著力教學活動涵養(yǎng)、實踐感知淬煉、咨詢服務引導、預防干預介入為主要內容的“心育”工作體系構建。

  同時,船山區(qū)按照“課程養(yǎng)育、活動引領”要求,開齊開足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積極發(fā)揮“家校同心圓”“小手拉大手”作用,組織120余名專兼職心理教師,采取主題講座、案例分享、專題交流、業(yè)務研修等形式,引導師生在交往中學會自尊、自愛、自重、自護。先后開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及方法指導,覆蓋家長12余萬人。

  教育是一場“雙向奔赴”,每一次相約,都給予孩子成長的力量。全覆蓋、無死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正是船山教育擘畫的心理健康教育藍圖。

  針對師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船山積極搶抓“入學季”“成長季”“畢業(yè)季”等時機,分類設置心理健康教育主題,并積極聯動市區(qū)部門,發(fā)動黨員教師、“五老”志愿者、社區(qū)干部等“家校社”力量,通過“心理健康測評”“微課堂”“我是黨員,心靈有約”等形式,推送適應期心理指導、迷茫期心理引導、畢業(yè)期心理疏導等專題活動200余次,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學生成長全過程。自2024年2月以來,船山各校園相繼開展開學心理教育工作50余次,建立分類師生健康臺賬32個,開展學生心理行為線上線下矯正、興趣愛好引導、負面情緒管控等心理疏導500余次,舉辦“提升心理素質,擴展心育能力,推動教育和諧發(fā)展”等校本培訓200余次。

  分類施策,打好心理健康教育“主動仗”

  2月22日,全區(qū)心理骨干教師齊聚一堂,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工作實務”研討。與會教師從當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學校心育工作常識、實施方法和具體實例等方面展開,從不同層面提升教師心育能力,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師生身心都需要假期的逐漸適應和過度,為了幫助師生更好的適應新學期的校園生活,找回最佳心理狀態(tài),我們策劃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提升教師的‘心’育能力,增強學生心理韌性!贝絽^(q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負責人、燕山小學心理輔導教師蔣華說。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和挑戰(zhàn)也越來越多。因此,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塑造奮發(fā)有為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據了解,自2020年起,船山區(qū)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區(qū)教體系統(tǒng)通過學生心理健康月活動、心理漫畫比賽、班會課、心理情景劇、心理主題升旗儀式等多種形式,不斷擴展心理輔導的形式和范圍,從不同側面提升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教師和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在多年的實踐中,通過“家校攜手、課程涵養(yǎng)、部門聯動”等方式,創(chuàng)新“1+2+N”“心育”教育模式,全程守護學生心靈港灣,共筑孩子美好未來!1即1個區(qū)級心理教研員,在整個流程中做好引領者、實踐者和督察者;2即1個區(qū)級學生心理成長中心和1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N即全區(qū)各校師生。”船山區(qū)教育和體育局教育股心理學教育干部李梅說。

  家校攜手,共創(chuàng)心理健康教育“彩虹橋”

  3月5日,遂寧市船山區(qū)天宮廟小學2024年春季家庭教育培訓會的現場,遂寧市心理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李梅為到會的家長們開展《守護孩子心中的彩虹》專題講座。李梅老師從如何照顧孩子身體健康入手,引入如何照顧孩子心理健康,并通過一個個典型真實的心理案例簡析,可行性解決方法與建議,與大家分享交流,引發(fā)與會家長強烈共鳴。

  “今天我知道了情緒控制的ABCDE法則,也明白了四類家長對應的‘紅、黃、藍、綠’四種類型孩子的教育方法,懂得了作為一名家長在以后的家庭教育中該如何通過肯定、鼓勵等方法幫助孩子走出陰霾,學會用發(fā)現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學生李靜宇媽媽帶著滿滿的收獲,侃侃而談。

  據了解,船山區(qū)現已建成家長學校83個,家委會47個,累計授課12萬人次;先后組織開展“家長助力”“云相聚,話成長”“家校合力·共育未來”等線上線下家長會、校園開放日、智慧家長評選等活動180余場次、家教團公益故事會160場次、家庭教育幫扶500余次。建立家訪制度和學生家訪電子檔案,深入開展“教師訪萬家”活動。實施義工體驗項目,邀請家長志愿者擔任學校值班守護、交通疏導、社團助教等工作,增進家校社聯系,形成育人合力。

  “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學校作為主戰(zhàn)場,應積極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此,學?梢詮募訌娦睦斫】到逃龓熧Y隊伍建設、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等方面入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談到這些年船山區(q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變化,船山區(qū)教育和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米強說。

  下一步,船山教體系統(tǒng)將繼續(xù)通過“朋輩互助心理漫畫”展,心理教育專刊等多種方式,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呵護學生成長,讓船山“心育”工作更加豐富多彩。(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