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2024汶川大禹華誕拜謁大典將于7月11日舉辦
2024年07月09日 13:4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9日電  2024汶川大禹華誕拜謁大典將于7月11日在阿壩州汶川縣舉辦,旨在賡續(xù)大禹精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力推動大禹文化研究發(fā)展,賦予非遺產業(yè)發(fā)展新動能,全面展現“大禹故里·熊貓家園·康養(yǎng)汶川”文化旅游形象。

 拜謁大典現場(資料圖)。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拜謁大典現場(資料圖)。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本次活動由中國先秦史學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大禹研究中心、中共汶川縣委、汶川縣人民政府主辦。其中,拜謁大典作為2024汶川大禹華誕暨非遺體驗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huán),屆時將按照“中華共謁人文共祖大禹”總基調,以歷代官方祭祀及國家拜謁禮儀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守正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調優(yōu)設置儀程,進一步凸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現中華民族團結、友愛、拼搏、奮進的家國情懷。

  大禹是中華人文始祖,汶川大禹遺跡占阿壩州大禹遺跡的65%,是大禹文化的富集縣,F有大禹遺跡69處,其中三官廟、涂禹山、禹王祠、石紐山石刻、禹跡石刻、禹王宮等7處為縣級文保單位。多年來,為打造“大禹故里”品牌,汶川堅持深耕大禹文化,邀請專家學者舉行“禹跡尋根”考察活動,并在每年大禹誕辰日農歷六月初六舉辦大禹拜謁大典等系列活動,喚起社會各界對大禹治水開國功績的感懷和重視。

 拜謁大典現場(資料圖)。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拜謁大典現場(資料圖)。汶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禹文化和精神是留給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留給汶川人民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據介紹,此次拜謁大典共設九項儀程,分別為神虒啟水、唱頌共祖、起鼓鳴鐘、禮謁共祖、擊鼓獻禮、恭讀頌文、同謁共祖、謁見圣像、敬獻花籃,在禮儀、音樂、文化等方面體現誠敬莊嚴、古風典雅,多維立體體現中華同慶共謁。

  近年來,汶川縣以大禹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為依托,充分發(fā)揮大禹文化旅游區(qū)這一省級對臺交流基地作用,推動禹羌文化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加快大禹文化旅游區(qū)蓄勢賦能。建立了大禹風景旅游4A級景區(qū);印制出版《汶川禹跡圖》《阿壩州禹跡圖》《中華禹跡圖》;成功舉辦大禹華誕系列活動、大禹文化學術論壇、“禹您共創(chuàng)”主題推介會、“禹羌歷史”學術沙龍;策劃創(chuàng)作主題歌舞劇《禹的故鄉(xiāng)》等,為大禹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模式,凝聚了大禹文化的深厚底蘊,對其他地區(qū)的文化保護和弘揚起到了示范作用。

  據悉,2024汶川大禹華誕暨非遺文化體驗系列活動期間,汶川縣將推出以羌族原生態(tài)山歌、薩朗、婚禮等要素構建的“禹您同慶——沉浸式特色非遺HUI演”,推出以“弘揚大禹精神創(chuàng)新基層治理”為主題的“禹您同享——時習頻道專題講座”。同時,邀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國外留學生開展“禹您同游——首屆中外研學交流暨旅游推介活動”,邀請臺灣各大學教師、學生代表來汶參加“禹您同心——首屆對臺交流活動”,開展“禹您同創(chuàng)——大禹文化產業(yè)創(chuàng)意展”發(fā)布“汶川·禹禮相遇”文創(chuàng)品牌等。(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