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0日電 題:百萬致密氣平臺建設背后——記川西北氣礦“6331”高效投產模式
作者 甘瑛
5月20日上午9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西北氣礦永淺3集氣站會議室人頭攢動,30余名承包商人員手持身份證,正緊張等待一場特殊的“520通關考驗”。從刷臉身份認證、安全理論考試到獲取唯一準入證,這套充滿儀式感的“愛”的準入流程,正是該氣礦簡陽致密氣運維項目部“6331”高效投產模式的生動寫照。
面對永淺3集氣站工藝復雜、參建單位眾多、人員流動頻繁、建設周期漫長等重重挑戰(zhàn),項目部創(chuàng)新構建“6331”管理模式,以全天候、全要素、全部位、全鏈條、全周期、全覆蓋的安全管控貫穿建設全程,落實開發(fā)生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將天府氣田高效投產模式淬煉成了致密氣開發(fā)領域可復制的“硬核樣板”。
六強化!靶向突破拿下建設“攔路虎”
投產前夕的凌晨三點,永淺3集氣站試壓現場氣氛凝重。站長王達林緊盯著試壓數據曲線,重沸器法蘭剛加壓就滲出輕微氣流,雖已連續(xù)三次排查,卻一無所獲。
梁懷嘉推門而入,警報聲驟響。他迅速盯著壓力表反復調壓,警報暫時沉寂后,王達林通宵泡在圖紙堆里比對參數。晨光初現時,他趴在法蘭旁發(fā)現極細微的滲出痕跡,更換墊片后,試壓曲線歸于平穩(wěn)。此刻沾著油污的身影,為后續(xù)推廣的“強化關鍵環(huán)節(jié)旁站”監(jiān)督確認機制提供了生動樣本。
從組建攻堅專班到成立"三查四定"聯合小組,該項目部以六強化為利刃向重重難關發(fā)起總攻:強化設計與生產結合,推動二者從“貌合神離”走向“深度交融”;強化三查四定落地,查設計漏項、查施工質量、查未完工程,確保問題清單形成閉環(huán);強化關鍵環(huán)節(jié)旁站,在動設備安裝等關鍵工序現場,嚴守施工質量生命線;強化建設工期優(yōu)化,9天停氣碰頭時間,9大類專業(yè),46項復雜作業(yè),“白+黑”連軸轉,多工序同步推進,上演著現實版的“速度與激情”;強化技術資料收集,為集氣站打造“最強大腦”;強化企地多方協調,實現施工生產全程“開掛”!
在“六強化”驅動下,集氣站提前2天完成正式投運,增產180萬方。這群建設者將橫亙的“攔路虎”,鍛造成推動氣礦高質量發(fā)展的“金鑰匙”。

三主導!多維協同點燃技術“強引擎”
當天下午兩點,王北聯緊攥著被冷汗浸透的圖紙——第38次聯鎖邏輯報錯,讓DCS與SIS系統(tǒng)的調試陷入僵局!安荒茉龠@樣下去了,必須主動破局!”經理洪建偉在聯合會議上拍板。
面對多家參建單位協同作戰(zhàn)的復雜局面,項目部迅速以“3個主導”為突破口,開啟站場“神經中樞”的智能化之旅。主導完善聯鎖因果關系,牽頭運用數字孿生技術推演13項聯鎖邏輯,精準定位潛在風險;主導開展自控系統(tǒng)測試,精準把控核心環(huán)節(jié),實現3000+點位高效檢測,測試效率提升40%;主導梳理場站人機界面,構建“區(qū)域大腦”,將復雜流程轉化為2張“智慧地圖”。
組建的“技術攻堅聯合體”火速成立,“小時級”響應機制即刻啟動。二十四天里,交叉診斷、分段測試,每個聯鎖回路都歷經幾輪驗證。當一縷春風掠過集氣站,副經理張洋銘的聲音穿透寂靜:“43項聯鎖回路全部通過!120項技術難題清零!”
從系統(tǒng)調試到人機交互,這場全鏈條數字化革新,不僅成功打通集氣站投產的“腸梗阻”,更給出了致密氣開發(fā)智能化轉型的新答案——以“主導+多維協同”點燃技術“強引擎”,為能源生產裝上強勁“智能芯”。

三充分!精準發(fā)力淬煉運維“尖兵連”
“濾網拆卸要傾斜45度,順著氣流方向,雜質會順勢滑落,不易殘留!”姚勇在現場邊拆解邊講解,鏡片上的金屬反光映照著專注的神情。
該項目部聚焦投產核心需求,充分準備好人員,“技能操作提升專項行動”同步推進。以“因需施教、學用結合”為導向,采用“理論+實操+考核”三位一體培養(yǎng)模式,把課堂搬到生產區(qū),技能專家“一對一”現場指導,通過“老帶新”“訓促戰(zhàn)”,讓流動的“微課堂”成為技能提升的練兵場。
在人員培訓扎實推進的同時,“三個充分準備”的另外兩環(huán)——方案與物資準備也在同步發(fā)力。組建“先鋒隊”深入現場,精心編制投運方案。物資籌備方面,搭建起“紅色服務網”,構筑起全員保投運的堅實堡壘。

同時,項目部構建“班組+運維部”兩級“6+10”地面集輸生產動態(tài)跟蹤機制,確保整體協同高效。
據悉,川西北氣礦將搭建全生命周期數字孿生平臺,構建氣田建設知識圖譜,將“6331”模式經驗轉化為可復用的數字資產,推動投運流程從“經驗驅動”向“數智驅動”躍升,使站場建設“脈動”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