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cdxw > 中新網四川

成都新生兒家庭可享受“家門口”服務
2024年03月21日 19:4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 近日,商住小區(qū)幸福新生兒家庭服務站系列活動在成都市雙流區(qū)怡心街道清河社區(qū)開展。和諧溫馨的新生兒家庭服務場景在小區(qū)架空層、單元門口、小區(qū)廣場輪番呈現,契合繪本共讀、情緒支持、家庭分工、家風建設等主題的活動給小區(qū)的新生兒家庭提供了多樣化、精細化的“家門口”服務。

服務社區(qū)新生兒家庭場景。(眾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供圖)
服務社區(qū)新生兒家庭場景。(眾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供圖)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清河社區(qū)深化商住小區(qū)新生兒家庭協調發(fā)展社會工作服務由成都市社會組織社區(qū)和社工人才服務中心資助,雙流區(qū)眾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眾成社工”)實施,聚焦商住小區(qū)內新生兒家庭,針對其在家庭結構變化、育兒知識欠缺、情緒支持缺乏、家庭關系緊張等方面的問題,依托普惠性嬰幼兒托育補充服務和兒童友好社區(qū)建設,以家庭走訪、家庭育兒工作坊等構建起“個人—家庭—同質群體—社區(qū)”多層次社會支持系統,切實回應新生兒家庭需求,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此基礎上,眾成社工深入商住小區(qū)新生兒家庭,以家庭探訪收集服務對象的生產經歷、工作情況、產后身體狀況、情緒狀態(tài)與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安排、母嬰服務需求、孩子的撫養(yǎng)情況等信息,深入剖析新生兒家庭的需求,實施更多精細化的服務。

  針對新生兒家庭成員的情緒問題,在社會支持網絡理論指導下,鏈接到雙流區(qū)婚姻登記處婚姻家庭咨詢師、四川省教育發(fā)展研究會專家?guī)靻印靶撵`氧吧”情緒支持小組,前后協助了50余名新生兒家庭成員不斷適應自身新的家庭角色和社會角色,搭建起深度情感交流平臺。小組通過與服務對象建立專業(yè)關系,傾聽服務對象表達生活感受,陪伴服務對象梳理家庭關系,回應服務對象全職媽媽職業(yè)發(fā)展、家庭關系調適、多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等需求。

  在個性化服務的同時,眾成社工也注重整個群體的支持和發(fā)展,組織開展了“精致辣媽小組”、“你好鄰居媽媽”社群、“幸福育兒生活開講啦”主題活動,搭建同質群體互助支持網絡。以趣味手工、親子瑜伽、產后按摩等主題,豐富服務對象生活,鼓勵支持組織能力強、有服務意識的產后媽媽組建隊伍,形成示范效應,帶動其他新生兒家庭的參與和改變。推動組織能力強、有服務意識的產后媽媽參與活動策劃,通過社群工作技能支持、強化策劃執(zhí)行能力、增強團隊影響力等措施,協助建立多支包含50余位骨干、390余戶家庭的“她力量研究社”等互助隊伍。

  后續(xù),眾成社工將更加側重于“新生兒家庭服務包”的完善和服務經驗的總結推廣,通過制作系列“幸福育兒”視頻、0-2歲育兒手冊等形式,增進社會大眾對產后媽媽群體的關注和理解。緩解0-2歲新生兒家庭過渡階段的生活適應壓力,協助恢復其家庭功能的正常發(fā)揮,營造良好家庭生態(tài),預防未來家庭的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問題,助力新生兒家庭從容應對生活難題。(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