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dxw > 成都日報

成都最大氫源供給地預計8月建成
2025年04月28日 09:36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

  記者4月27日從青白江區(qū)獲悉,該區(qū)文瀾智谷中試產業(yè)基地的合成氨放空氣環(huán)保治理氫能項目(簡稱“合成氨氫能項目”)已啟動建設,預計今年8月建成。按照遠期規(guī)劃,投用后氫氣最大產能可達30000Nm^3/h(折合2萬噸/年),有望成為成都最大氫源供給地。

  據了解,根據制備工藝及流程,制氫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覛渖a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藍氫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處理,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綠氫是通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電解水產生的氫氣,生產過程幾乎不產生二氧化碳,是一種完全清潔的能源。

  合成氨氫能項目采用PSA工藝(變壓吸附),通過物理吸附,將合成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氫氣進行提純,產出高純氫氣產品(純度99.99%),解吸氣體回到合成氨系統進行回收利用!拔覀冞@個項目在制氫過程中不產生二氧化碳,是環(huán)境友好的‘藍氫’項目!表椖控撠熑撕蚊髟辣硎,該項目的優(yōu)勢是工藝簡潔、技術成熟、安全風險低、生產成本低。項目設計氫氣產能6000Nm^3/h(折合4280噸/年),遠期規(guī)劃,在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前提下,氫氣最大產能可達30000Nm^3/h(折合2萬噸/年)。

  當前,在氫能產業(yè)上,青白江區(qū)正圍繞“制、儲、運、加、用”五大環(huán)節(jié)打造氫能中試基地、氫源供給地及氫能裝備制造產業(yè)園。合成氨氫能項目投產后,青白江區(qū)將利用該項目的高純度“藍氫”資源,為成都市及周邊地區(qū)提供優(yōu)質低價氫氣資源,拓寬氫氣應用途徑,實現新能源與化工深度耦合,為成都市氫能產業(yè)體系建設提供前端支撐。

  莫婧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丹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