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成都地鐵各崗位工作人員
“通風口、把手、座椅、地板……這些和乘客關系最密切的地方,都是我們重點消殺的位置,除此之外,其他細節(jié)我們也都不敢馬虎!
“消毒水聞久了,也就習慣了。”
“每個細節(jié)問題都不容忽視,做好這些小細節(jié),不僅關乎自身的安全,也關系著他人的安全出行。”
打開藍色噴霧器,兌好消毒水,再蓋好蓋子。按照比例,一箱兌水40斤,加上桶身、電機等,就是40多斤。陳艷蓉把噴霧器穩(wěn)穩(wěn)背在背上,邁開步子。

陳艷蓉是成都地鐵元華車輛段的消殺工作人員。晚上9點,當?shù)罔F列車緩緩駛回車輛段,她和同事便馬上開始了對列車的消殺工作。
疫情之下,為著每個人的安全上班路、回家路;為著每個人的順利進站、安全出站。他們是城市軌道交通“地下空間”里最忙碌的身影。地面上,艷陽與星辰的更迭與他們無關;鐵軌旁,3萬名成都軌道人白天與黑夜地奔走忙碌,關聯(lián)著我們每個市民朝與夕的軌道交通出行……晚上9點到次日凌晨2點
每天為列車進行全面消殺
13條地鐵線路,558公里運營里程,373座車站,日均客流約540萬乘次——作為城市公共交通主動脈,成都地鐵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疫情發(fā)生以來,我們按照全市統(tǒng)一部署,嚴格落實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時,根據(jù)大線網(wǎng)、大客流的運營實際,不斷優(yōu)化完善防控舉措,確保市民安全出行!背啥架壍兰瘓F相關負責人說。
嚴格落實站車消殺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按照交通運輸部制定的行業(yè)標準,成都地鐵平時對車站及列車內(nèi)乘客接觸的設備設施、公共區(qū)域的消殺頻次不低于6小時/次,每日對空調濾網(wǎng)、單程票、客服用品進行消殺。在這次疫情中,防控舉措全面升級,其中消殺頻次從6小時/次加密至2小時/次。

每天白天,成都地鐵運營公司的消殺人員會按規(guī)定對車輛、車站重點消毒;到了晚上,消殺工作依舊不懈怠。
晚上9點,溫度隨著夜深越來越低。
成都地鐵元華車輛段,晚高峰已經(jīng)結束,9號線、8號線、5號線列車陸續(xù)“下班”回到“停車場”。陳艷蓉和同事則開始上車。
白班進行保潔工作,晚上9點開始的夜班,則對回到車輛段的列車進行全面消殺!叭耸痔o了,這段時間我都是兩班倒!标惼G蓉對記者說。
消毒噴霧器灌滿消毒水,記者試著拎了一下,完全拎不起;試背了一下,真的太沉了。同事幫助陳艷蓉把噴霧器背帶整理好,56歲的她熟練地把手臂伸進背帶,穩(wěn)穩(wěn)地背了起來,開始操作。
雖然此時溫度已經(jīng)降到了10℃,但記者發(fā)現(xiàn)陳艷蓉穿得很單薄!懊刻焱砩舷麣⒌臅r候,干不了好久,就要熱得流汗,穿太多反而容易感冒,F(xiàn)在可感冒不得,人手本來就緊張!
“通風口、把手、座椅、地板……這些和乘客關系最密切的地方,都是我們重點消殺位置,除此之外,其他細節(jié)我們也都不敢馬虎!标惼G蓉向記者介紹道。對于她和同事們來說,雖然消殺工作已經(jīng)輕車熟路,但還是必須分外仔細,“旮旮角角”都要消殺到位。
隨著噴霧器水霧不斷噴出,消毒水的味道充斥著整個車廂!跋舅仨毑烈槐椋蝗粫粝滤疂n。”噴完消毒液,陳艷蓉和同事快速拿著抹布,仔細擦拭著扶手、座椅、屏蔽門等位置,再把地面打掃干凈。待這晚所有列車都被仔細消殺、清潔完畢,已經(jīng)是凌晨2點過了。
2小時一次車站消殺
每次負重40斤,一天步行幾萬步
在成都地鐵8號線珠江路地鐵站,消殺人員、58歲的帥鳳仙也一刻不敢耽誤。與陳艷蓉干的工作一樣,只不過帥鳳仙負責的是車站消殺。
每天早晨5點,鬧鐘一響,她就立即起床、洗漱、做早飯、吃早飯,然后帶著午飯和晚飯出門!懊刻煜掳嘀笪沂菦]有時間做飯的,都是兒子給我做好。帶飯到車站,用微波爐打了吃,方便,節(jié)約時間,十幾分鐘就可以搞定,然后接著消殺!
6點過來到單位工作間,拿出工具,她和同事開始車站一天中的第一次消殺。

按照公司規(guī)定,車站的設備設施、公共區(qū)域的消殺頻次是2小時一次!败囌纠锢锿馔庀疽淮我话阈枰1個小時,消殺完后我們會馬不停蹄打掃衛(wèi)生,衛(wèi)生打掃完后,又到了下一輪消殺時間!睅涾P仙和同事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背著40多斤重的消毒水,走在地鐵站里。
售票處、站內(nèi)外扶手、直梯、手扶梯、座椅……每一個乘客可能會接觸到的位置,帥鳳仙都會仔細消毒。
一天下來,打開帥鳳仙的手機計步小程序,一看就是幾萬步;而背著40多斤重的噴霧器走那么久,對她的肩、腰、背都是莫大的考驗!懊刻旎丶宜X前都要喊兒子給我捶一哈。幸好年輕時做重活路做慣了,不然簡直吃不消!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帥鳳仙在國慶節(jié)后才動了一次手術,10月16日拆線,現(xiàn)在還不到一個月!艾F(xiàn)在每天背著那么重的消毒水走八九個小時,身體吃得消嗎?”記者問!皼]問題,就是昨天右腳小拇指走起來很痛。回家才發(fā)現(xiàn)因為走路走多了,打起泡了!睅涾P仙說。
廖群華是帥鳳仙所在班組的班長,消殺時兩人常常分工協(xié)作,帥鳳仙一邊消毒,廖群華一邊拿著毛巾擦拭臺面。一開始,廖群華很不習慣消毒水的味道,聞著特別難受。“消毒水聞久了,也就習慣了。”疫情發(fā)生后,家里人曾擔心在一線工作的廖群華。廖群華安慰家里人放心,“地鐵站是我們自己消的毒,每天都會消殺很多遍,沒問題!
嚴把進站關口
每人每天查驗幾千個健康碼
在成都地鐵,除了消殺員,還有很多各個崗位的軌道人,守在離乘客最近的地方,用自己的肩膀扛起防疫重擔。
解關浩是地鐵8號線珠江路站的一名值班站長,每次早班會,她會把防疫最新訊息認真記錄下來,再向每位工作人員傳達;每隔2小時,解關浩會巡一次站,除了日常檢查內(nèi)容外,還會檢查防疫物資是否齊備,站內(nèi)防疫工作等是否完善;高峰時段,解關浩會守在進站口,引導乘客有序乘車,并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值班站長的工作看似瑣碎,但件件事情都與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息息相關,解關浩說,“疫情之下,每個細節(jié)問題都不容忽視,做好這些小細節(jié),不僅關乎自身的安全,也關系著他人的安全出行!
云南妹子申玉梅是珠江路站的一名安檢員,每天她和同事守護著珠江路站各個進站口,確保進站乘客出示綠碼,體溫正常。申玉梅所在的安檢口每天能檢查七八千個健康碼,“或許更多,不管多少個,我們都會牢牢守住進站這個關口!

正是許許多多和陳艷蓉、帥鳳仙、解關浩、申玉梅一樣的軌道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扛起責任,任勞任怨地付出,共同密織起疫情防控網(wǎng),才能讓乘客可以放心乘車,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