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kjws > 中新網四川

南部縣“名校長”劉小寧:立德樹人鑄師魂
2024年05月11日 11:11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1日電 (高林陽)近日,南部縣第一小學向學生征集“我在一小感到最幸福的事”。“我和劉校長跑步,邊跑邊聊,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彼哪昙壱话鄺钭g博寫的“劉校長”就是被孩子們親切地稱呼為“校長叔叔”的劉小寧。

  劉小寧給專家組介紹學校辦學情況。南部縣委宣傳部供圖
劉小寧給專家組介紹學校辦學情況。南部縣委宣傳部供圖

  深受廣大學生愛戴的南部一小黨總支書記劉小寧,在教師崗位上默默耕耘。無論在課堂教學、教育科研、學校發(fā)展等方面,始終聚焦學生教育成長,讓學生站在“正中央”。

  鉆研業(yè)務知識 夯實課堂教學能力

  1995年,劉小寧從南部師范畢業(yè),走出師范校門踏上教書育人之路,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便成了他的“教育夢”。

  “教師須有專業(yè)素養(yǎng)過硬,才不會耽誤孩子的成長!眲⑿帯俺醭雒⿵]”,時常誡勉自己:“要給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彼纳碛按┧笤诟咝I钤欤蚺c書為伴潛心修業(yè)。

  作為教師,劉小寧深知教學業(yè)務的重要性。多年來,他帶領班級一直位列同年級第一。2013年南部高考全縣理科狀元,并考入清華大學的郭雨霏回憶恩師劉小寧時感激不已!澳X海里,劉老師嚴謹不失風趣的教學風格,總能讓學生理解知識透徹,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毕窆牿@樣的莘莘學子在劉小寧的培育下,紛紛走進全國各高校深造。

  課堂是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主陣地,多年來,劉小寧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根本目標,堅持每年撰寫十余萬字讀書筆記來反思、總結教學得失。他的教育隨筆、教學論文等60余篇在《四川教育》《教育科研論壇》《教育導報》《有效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

  這些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劉小寧逐步從一個新人成長為獨擋一面的“教學能手”:2006年被評為四川省小學數學骨干教師,2012年被評為四川省小學數學教學名師!斑@些成績的取得,更進一步提高了我工作經驗和反思教書育人的熱情!眲⑿幐锌f千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yè)。

  助力教師成長 培養(yǎng)教育新人接力

  2003年,劉小寧擔任該縣第二小學副校長,負責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面對新的工作崗位,既是責任也是挑戰(zhàn)!耙胱叩每欤粋人走;要想走得遠,一群人走!眲⑿幧钪虝诵枰獔F隊力量。

  “只有強師才能強教。”劉小寧常在教師大會上表達自己的教育觀點,以教師隊伍建設為切入點,把教師“微型課題研究”作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助推器,要求教師聚焦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深入、系統(tǒng)地開展研究。

  時值該縣教研室倡導“微型”課題研究,在縣教研室的大力指導下,劉小寧在學校倡導教師“微型課題研究”——從“課題入手”打造優(yōu)秀團隊。劉小寧以“扛大旗”姿態(tài)與教師們參與課題研究,付出就有收獲。他主持的研究成果2項獲得省政府獎勵,20余項獲得省教育廳、省教科院、省電教館及市級獎勵。在帶領學校老師不斷實驗中,并逐漸創(chuàng)造出自己教育科研法,他與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共同成長。教育科研讓廣大教師思維系統(tǒng)慎密、專業(yè)能力過硬不少,教師的教學方式更科學,教學風格日臻成熟。漸漸地,學校鍛造出一支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

  劉小寧在培育教師成長方面,積極發(fā)揮了“傳幫帶”作用。譬如在該縣第三小學工作期間,學校楊蓉、李曉敏等教師對教學課題研究一片空白,劉小寧主動幫助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從簡單的一個微型課題開始,倒逼青年教師大量查閱資料,再運用實踐課堂教學,對課堂教學再反思、再改進,形成良性教學循環(huán)。就這樣,一個微型課題在劉小寧耐心指導下前后修改了22次,獲得了市級二等獎。在劉小寧的幫助下,楊蓉帶領該校老師鉆研30多項微型課題,該校100余位教師在省、市、縣獲獎。如今,不少像走上該縣第三小學領導崗位的楊蓉一樣,成為了教育戰(zhàn)線上的“尖兵”。

  聚焦文化建設 促進學校高質量發(fā)展

  “育人文化深厚,育人體系完善,育人成果豐碩!苯衲4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專家組深入南部一小診斷辦學治校情況,專家組給予該校高度評價。因此,學校文化是學校的“魂”的重要性,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

  劉小寧早年在南部三小任職期間,積極帶領教師團隊查閱各類資料、大量走訪,將學校與周邊文筆塔、鰲峰山等串聯(lián)起來,巧用書院的文化影響力,總結提煉出“立言、立行、立業(yè)”的“三立教育”文化理念,開啟了學校文化創(chuàng)設之路,從而改善學校師生精神面貌和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近年來,學校在學校文化、教師隊伍和課程建設上同向發(fā)力,注重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的同時,更注重帶給孩子們一個活潑生動的童年。南部一小先后三次被評為南充市“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先進單位”,成為首批“四川省義務教育優(yōu)質發(fā)展共同體領航學校”、首批“四川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基地”等。劉小寧亦被四川省教廳確定為“四川省第四批小學卓越校長”培養(yǎng)對象。

  “劉書記關心很有親和力,治學嚴謹細致,在學校以身作則做表率!薄八脤嶋H行動深耕文化,以‘超然卓越,澤被四鄰’浸潤百年老校,煥發(fā)活力生機。”“劉書記理念先進,領導才能卓越,關心師生成長,用心打造品牌教育,引領學校邁向輝煌。”……同事的肯定、學生的尊敬、家長的認可,正是劉小寧敬業(yè)精神良好口碑,才會讓師生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幸福校園美麗之花綻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23年,按照該縣工作部署,由南部一小牽頭組織鄉(xiāng)鎮(zhèn)4所學校,成立教育共同體“報團”發(fā)展,開啟了城鄉(xiāng)學校合作發(fā)展新模式。劉小寧充分發(fā)揮“名校長”卓越管理能力,帶領鄉(xiāng)鎮(zhèn)學校開展治理診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科學管理論壇研討、送教下鄉(xiāng)、優(yōu)質課堂展示、學生研學交流活動等多元化活動,讓城鄉(xiāng)學校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共同成長,一幅生動實踐的教育優(yōu)質均衡新圖景在南部徐徐展開。(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