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fw > 四川在線

今日雨水,中醫(yī)專家教你如何早春少生病
2023年02月20日 09:20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曹惠君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今日雨水,雨水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個節(jié)氣。雨水節(jié)氣,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此時人的機體最易受到邪氣侵擾,如何才能防濕邪、調脾胃,早春少生病?四川省名中醫(yī)、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黨委書記李志教授就此進行了解讀。

  “濕”是從這幾處而來

  濕由肥膩來,二月份雖是立春、雨水當令,親朋相聚,觥籌交錯間攝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加之頻頻飲酒及生活節(jié)奏紊亂,加重脾胃負擔,運化功能失常,痰濕內結,容易有胃脹、腹脹痛、腹瀉、大便粘膩,甚至伴有頭暈、目眩、乏力等癥狀。

  濕從春色生,此時人都易怒,情志不節(jié)易致肝郁橫逆,脾虛失運,導致胸脅脹滿、腹脹納呆、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大便時干時稀等。

  濕隨雨水至,雨水節(jié)氣之后,隨著降雨增多,六邪之寒濕最易困擾脾胃,導致運化功能失司,水濕積聚于內,氣血生化乏源,出現面色萎黃、疲勞、胃口差、食欲不振、消瘦或水腫等脾胃虛弱、水濕停留癥狀。

  美味食療養(yǎng)顏又養(yǎng)脾

  俗話說“雨水送肥忙”,這個時節(jié)是莊稼如饑似渴地吸收養(yǎng)分的時候,同樣“蘇醒”過來的身體也需要補充能量。

  養(yǎng)顏可進“枸杞蜜棗白芨粥”:雨水前后,由于脾虛濕邪易生,人們可能出現皮膚干燥、易出油、長痘等情況,可服用枸杞蜜棗白芨養(yǎng)顏粥。

  白芨性味苦寒,質黏而澀,入肺、胃、肝經,功能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白芨粉末以及煎煮所得的膠狀液,黏合性強,服用后能覆蓋胃黏膜表面,起保護作用,加上其良好的消腫生肌、促進局部炎性水腫和胃黏膜修復的功效。加之枸杞、蜜棗,能和中補虛,補血安神,喝出好氣色。

  具體做法:糯米提前用清水洗凈,再用涼水浸泡至微軟;放入枸杞、大棗,加水煮粥,將要熟時放入白芨粉6克,改用文火稍煮片刻,待粥湯稠黏時放入蜂蜜。每天2次,10天為一療程。

  益氣可喝“熟地淮山瘦肉湯”:雨水時節(jié),雖然氣候溫度逐漸上升,但空氣里仍夾雜著陰冷,最適宜喝一盅營養(yǎng)滋補的熟地淮山瘦肉湯。

  熟地甘,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功效;瓷剿幮晕镀健⒏,入肺、脾、腎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瓷剿幾鳛楦郀I養(yǎng)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質、糖類、B族維生素及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

  具體做法:將熟地黃、淮山藥、小茴香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休閑美味可食實功“八珍糕”:明代著名外科醫(yī)學家陳實功,在醫(yī)事活動中曾創(chuàng)制了一種食療珍品“八珍糕”,有益氣和中、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等癥,是良好的傳統中成藥,也是食療的珍品。原料有人參、茯苓、白術、扁豆、蓮子肉、苡仁、山藥、粳米粉、糯米粉等。

  具體做法:上述品類各60克,將八味藥共研成細粉,與粳米粉、糯米粉、白糖各2.5kg混合均勻,過篩后入模脫塊成糕,蒸熟,置于烤箱烘干,呈白色的方形塊狀,每塊重3克,或用沸水沖服,或當糕點吃。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