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西香高速瀘沽湖特大橋香格里拉岸主墩樁基澆筑完成
2024年11月13日 15:1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3日電 (則智清)近日,由蜀道集團投資建設的西香高速瀘沽湖特大橋香格里拉岸主墩樁基澆筑完成,標志瀘沽湖特大橋的建設進入新階段。

  作為西香高速“九大超級工程”之一,瀘沽湖特大橋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長柏鎮(zhèn),橫跨臥羅河,跨越木里-鹽源地震區(qū),為主跨1680米的雙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

  瀘沽湖特大橋橋區(qū)地形陡峭,橋址巖層風化嚴重,運輸條件較差,香格里拉岸橋位主墩最大坡度約50°,橋位與河道近垂直相交,為典型的“U”字形侵蝕河谷,橋梁設計高程與谷底高差約500米,施工難度極大。

大橋效果圖。(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針對涼山州地區(qū)復雜險峻的地形地質條件,瀘沽湖特大橋以兩項“世界首創(chuàng)”設計為建設保駕護航。世界首創(chuàng)U型隧道錨如同“雙臂”將山體牢牢環(huán)抱,不僅節(jié)省了20%到30%的建設成本,更能夠大幅增加錨固可靠度和橋體穩(wěn)定性;世界首創(chuàng)鋼管鋼箱混凝土組合結構索塔也能夠有效解決寬跨比過小帶來的抗風和抗震問題,提高大橋的安全性。

  西香高速(鹽源段)10標段生產副經理王元林介紹,瀘沽湖特大橋香格里拉岸的樁基,主墩共使用50根鉆孔灌注圓樁,樁基在承臺底面以下直徑逐漸由2.8米擴大至3.2米,平均長度58.06米,最大樁長75米。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樁基可視化技術和智能安全監(jiān)控體系,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保障了工程品質。

  西香公司瀘沽湖代表處副處長田川說,作為通往鹽源、瀘沽湖、木里及香格里拉的必經通道,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成為西昌的便捷出海通道,同時也將結束涼山州鹽源縣、木里縣不通高速的歷史,西香高速建成后對完善川滇高速公路網,帶動地方旅游、經濟、礦產和人文資源開發(fā),促進攀西地區(qū)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jù)了解,西香高速起點位于西昌市小廟鄉(xiāng),途經鹽源縣,止于長柏鄉(xiāng)川滇省界處,線路總長233.13公里。(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