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浙江大學社會實踐團走進四川昭覺:探訪彝鄉(xiāng) 助力教育
2025年07月09日 09:45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9日電(段博朝)近日,浙江大學四川昭覺社會實踐團開展了以“教育火種點亮彝鄉(xiāng)希望,知識春風潤澤昭覺未來”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顒悠陂g,實踐團與浙江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昭覺分團走進四川省昭覺縣,在見證當?shù)孛撠毠猿晒蜞l(xiāng)村振興邁進的同時,聚焦教育領域,通過助教等多元行動,為彝鄉(xiāng)教育發(fā)展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教育幫扶,多元實踐賦能成長

  昭覺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曾受限于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此次實踐中,浙江大學社會實踐團將教育振興作為重要方向。在昭覺民族中學,實踐團針對初一初二部分學生,開展班級助教、拓展課堂及專題講座等活動。助教小課堂為學生知識學習點亮微光,拓展課堂助力學生拓寬視野、挖掘潛能,專題講座則引導學生探索內心、規(guī)劃人生藍圖,多維度幫助學生提升學業(yè)成績,涵養(yǎng)學習興趣。

實踐團成員在大會上發(fā)言。段博朝 攝

  團隊協(xié)作交流,總結反思促發(fā)展

  實踐收尾階段,昭覺實踐團開展工作匯報與團隊例會。工作匯報涵蓋實踐活動全程,團隊依據實踐數(shù)據與經驗,提出更好地幫助學生的建議,匯報了團隊工作,同時商量了建立社會實踐基地和線上支教工作。團隊例會則聚焦實踐中暴露出的問題,成員們圍繞教學銜接、團隊協(xié)作短板等展開討論,集思廣益探尋解決方案,以完善團隊實踐模式,提升后續(xù)幫扶效能。

浙江大學國際聯(lián)合學院與昭覺縣共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段博朝 攝
實踐團成員與當?shù)乩蠋熃涣髡n程。段博朝 攝

  傳遞心意溫情,搭建夢想橋梁

  實踐期間,昭覺實踐團還通過多樣方式傳遞心意。成員們精心準備書籍贈予學生,這些書籍不僅是知識載體,更承載著浙大學子的深情厚誼與期許,跨越山海來到彝鄉(xiāng),助力昭覺中學學生打開知識大門、激發(fā)思考,為逐夢奠基。

  成員感悟:以青春之力,筑教育之夢

  參與實踐的成員們收獲頗豐。有成員表示,此次支教是寶貴經歷,作為“老師”的社會體驗,讓其感受到昭覺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體會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的成就感。實踐團深入基層與當?shù)貛熒涣,通過傳遞知識、開展活動助力教育發(fā)展,這不僅是對彝鄉(xiāng)教育現(xiàn)狀的深入洞察,更是對未來教育幫扶的期許。成員們從浙江大學汲取的精神,將化作知識與夢想的橋梁,持續(xù)向彝鄉(xiāng)傳遞溫暖與希望。

  浙江大學四川昭覺社會實踐團此次活動,以青春行動響應教育振興號召,在探訪彝鄉(xiāng)中,為基層教育添磚加瓦。未來,期待更多青春力量投身此類實踐,助力鄉(xiāng)村教育與發(fā)展邁向新高度。(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