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敘永: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小茶樹托起村民致富夢
2021年03月16日 10:4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韓金雨
分享到:
村民正在采茶。 姜永寧 攝
村民正在采茶。 姜永寧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6日電 (蘇忠國)“這幾天天氣好,我們要抓緊采摘茶葉變現!3月15日,瀘州市敘永縣敘永鎮(zhèn)紅巖村,茶農文萬平忙著采摘春茶上市。眼下正值春茶采摘的關鍵時期,紅巖村的萬畝茶山上,村民們忙著采摘春茶變現,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45公斤,每斤9元,810元……”當日傍晚時分,紅巖村集體資產公司定峰茶葉加工廠門前,前往售買鮮茶葉的村民排起了長龍。大家白天采茶,晚上便來到村里的茶葉加工廠銷售,茶葉立馬變現。

  “我家里一共種了6畝茶,現在投產的有3畝,每畝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部投產后,一年收入在3萬元左右!贝迕駝⑦h芳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脫貧戶,種茶不僅讓她家脫了貧,還讓她看到了穩(wěn)定增收的希望。

  在紅巖村,像劉遠芳一樣的村民還有很多。

  截至目前,全村已發(fā)展種植茶葉1.2萬余畝,發(fā)展茶產業(yè)專合社3家,建設村集體茶廠1家,發(fā)展各類茶主題加工作坊22家,全村30%以上的人口從事與茶產業(yè)有關的相關工作。實現了家家有茶園,戶戶種茶樹,戶均年收入達5萬元。

  為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紅巖村村支書韋思華主動投入100多萬元,在村里成立了村集體資產有限公司,升級改造了茶葉加工廠,形成了一條集茶葉生產、加工、包裝為一體的生產線,每年加工干茶80余萬斤,帶動了500多戶村民就業(yè),也帶動了相鄰的寶元村、丹山村發(fā)展茶園6000多畝,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目前,紅巖村成了全國文明村,全省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小小的茶樹成了村民發(fā)家致富的“搖錢樹”,真正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村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