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dxw > 中新網四川

成都“來學‘針’功夫”蜀繡傳承體驗活動圓滿收官
2025年06月15日 14:4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5日電。ㄌ瀑唬6月14日,在全國第20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由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四川省老伙計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蜀繡傳承體驗活動在市民的熱切期盼中成功開啟。

活動現場。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供圖

  30余位幸運市民齊聚一堂,在蜀繡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德兵、陳曉亞兩位大師的親自指點下,親身體驗蜀繡團扇制作,感悟“針”功夫的無限魅力。

  活動現場,市民朋友們凝神屏息,在細密的絹帛上嘗試勾勒熊貓圖案。一針一線穿梭之間,看似簡單的動作卻蘊藏著深厚功力。

  不少參與者感慨:“每一針的力道與角度都需精準拿捏,稍有不慎,圖案便失之千里!边@次親身體驗,讓市民們真切觸摸到了蜀繡“以針作畫、以線賦魂”的卓絕技藝,深刻體會到傳承人經年累月磨礪的艱辛與堅守。

  隨著本次活動的圓滿結束,成都市非遺中心精心推出的十場“來學‘針’功夫”蜀繡傳承體驗活動也正式落下帷幕。

  自2025年1月活動啟動以來,累計有300余位市民朋友熱情參與。市民們在親身體驗中,深入了解了蜀繡的歷史文脈與獨特技法,切身感受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穿越時光的雋永魅力;顒于A得了參與者的一致贊譽。

  此次活動是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又一次成功實踐。“零距離體驗”不僅有效普及了蜀繡文化,更在市民心中播撒下熱愛與守護非遺的種子。未來,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繼續(xù)探索非遺融入現代生活的多元形式,讓天府之國的非遺瑰寶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璀璨的光彩,真正實現“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