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cjbd > 川觀新聞

關稅變局下,20家上市川企回應:影響有限
2025年04月11日 10:24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近日,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變動,眾多四川上市公司迅速回應投資者關切。多數企業(yè)明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對自身業(yè)務所造成的影響較為有限,并表示將積極主動地制定并采取應對措施,全力把握新的發(fā)展機遇。據川觀新聞記者初步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有20家四川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公告等多個渠道,向投資者作出了針對性回應。

  科倫藥業(yè)表示,美國計劃對藥品征收關稅的舉措暫時不會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科倫博泰的業(yè)務產生影響。

  盛幫股份稱,公司產品出口金額占比較小,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較為有限。

  創(chuàng)維數字回復投資者稱,當前美國業(yè)務占公司整體業(yè)務數量、營業(yè)收入的體量及比例有限,對公司整體產業(yè)鏈經營模式、經營方式等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天原股份回應稱,美國關稅政策預計將對其越南地板廠帶來一定影響,但占公司業(yè)務的體量及比重較小。

  利爾化學則透露,2024年公司國際銷售收入占比達47%,其中部分產品出口至美國。盡管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對公司出口業(yè)務產生一定影響,但公司正在密切關注進展,與客戶保持充分的溝通協(xié)商,積極應對。

  富臨精工表示,公司產品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出口主要集中在非美地區(qū)。2024年,公司國內出口至美國的營收占比不足0.2%,因此美國關稅政策變化對公司影響極小。

  德恩精工則確認,公司有出口美國的業(yè)務,主要為機械傳動件產品,具體影響尚待評估。

  科新機電表示,公司目前沒有產品銷往美國,因此美國征收關稅暫未對公司整體業(yè)務造成影響。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全球其他地區(qū)市場拓展,以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及相關政策變動風險。

  天齊鋰業(yè)指出,公司2024年營收構成中海外占比為8.9%。公司鋰化工出口產品主要為氫氧化鋰,主要供給日韓等正極材料和電池廠商,目前沒有直接美國客戶。公司正在密切關注關稅及國際政經環(huán)境的變化,以審慎策略應對。

  硅寶科技表示,該公司產品已遠銷印度、巴西、韓國、印度尼西亞、美國、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并在這些國家建立了穩(wěn)定的銷售渠道。2024年公司出口銷售收入占總營業(yè)收入比例為9.28%,其中出口美國業(yè)務量占比較小。盡管未來關稅及匯率波動可能對公司業(yè)績有一定影響,但影響較小。

  新易盛則強調,公司目前經營情況正常,市場需求及訂單情況未發(fā)生重大變化。公司海外生產基地主要在泰國,目前泰國工廠一期、二期均已正式投產,并已第一時間與相關各方展開溝通,以減少關稅政策對企業(yè)造成的影響。

  通威股份表示,公司當前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光伏及飼料主要業(yè)務均不涉及美國市場出口,因此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公司生產經營影響很小。

  昊華科技則強調,近年來,公司對美出口收入僅占全部收入約1.7%,自美進口物資金額占公司采購總金額約0.7%。由于公司對美進出口業(yè)務量占比較小,本次美方“對等關稅”事件不會對公司造成重大沖擊和不利影響。同時,公司產業(yè)布局和核心業(yè)務主要銷售市場和供應鏈均在國內,渠道暢通,可以滿足生產經營需要,不存在海外依賴;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強,核心業(yè)務主要依靠自有知識產權產業(yè)化驅動,不會受制于人;公司建立有完善的風險防控和內部控制體系,具備化危為機的能力和儲備,本次美方“對等關稅”事件或將為公司迎來更大機遇。公司將堅定信心,保持戰(zhàn)略定力,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四川美豐回答投資者表示,公司目前沒有開展對美進出口業(yè)務,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生產經營無直接影響。公司海外業(yè)務中目前僅在英國有一家主要從事車用尿素溶液銷售的公司,海外業(yè)務營收占比較小,其中2023年為3.8%,2024年上半年為2.07%。

  山高環(huán)能對投資者表示,自3月份以來,公司已調整UCO產品銷售市場,未對美國銷售。目前公司產品主要銷往歐洲、亞太市場以及部分國內客戶,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和訂單穩(wěn)定。后續(xù)公司將積極拓展海內外優(yōu)質客戶,確保公司持續(xù)盈利能力。

  此前,中密控股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的國際業(yè)務目前主要集中在中東、東南亞、中亞、非洲等地區(qū),國際業(yè)務目前沒有受到關稅影響。(記者 彭瑀珩)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