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ms > 中新網四川

綿陽三臺公安破獲一起銷售“假牛肉”案
2025年10月28日 09:4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8日電  近日,三臺公安環(huán)食藥偵大隊成功破獲一起銷售“假牛肉”案,揭開了低價“鹵牛肉”的造假真相。

嫌疑人覃某因涉嫌銷售假牛肉被查。 三臺縣公安局供圖

  警方介紹,2024年12月,三臺縣公安局環(huán)食藥偵大隊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線索:古井鎮(zhèn)菜市場附近,有一流動商販售賣的“鹵牛肉”價格異常,每斤僅售30至35元,遠低于市場上鹵牛肉的售價。憑借職業(yè)敏感,民警判斷這批“鹵牛肉”可能存在貓膩,隨即聯(lián)合相關部門展開調查,并對涉案“鹵牛肉”取樣送檢。

  經第三方權威機構鑒定,這些打著“鹵牛肉”旗號售賣的肉制品,實為鹵制加工后的豬肉,不僅原料與標注不符,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也與牛肉存在明顯差異,純粹是靠低價吸引消費者。

  2025年1月,民警依法將該流動商販覃某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經查,自2024年9月起,覃某從成都某市場批量進購總價值10萬余元的醬香豬肉(含麻辣、醬香兩種口味),為掩人耳目,特意撕掉豬肉包裝袋上的原有商標,將其冒充鹵牛肉,在三臺西平、古井、新生等多個場鎮(zhèn)流動售賣,累計銷售額達12萬余元。

  10月21日,犯罪嫌疑人覃某因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已被三臺公安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警方提醒:消費者購買鹵牛肉等肉制品時,切勿貪圖低價。正規(guī)鹵牛肉因原料成本高,市場售價通常較高,若遇到價格明顯偏低的產品,需提高警惕。建議選擇證照齊全的固定商鋪購買,并保留購物憑證,一旦發(fā)現(xiàn)疑似假冒偽劣產品,可及時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共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